常见近视防控误区,你踩雷了吗?
文章编辑:【《人民公仆》文集编辑委员会】发布日期:2022-11-10 17:33:05
本网讯 近年来,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,升学压力的增大,近视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,让越来越多的家长焦虑不已。作为孩子的第一监护人,家长对于青少年儿童近视防控的了解程度尤为重要。那么,下面这些关于近视防控误区的“坑”,您可千万要警惕啊?
误区一:近视度数可以降低,并可治愈?
目前的研究证明,近视不能被治愈,只能被矫正。眼球屈光状态由角膜曲率、眼轴、晶状体屈光力共同决定。眼轴长度就像身高,已经长成高个,没办法再变矮了。所以近视是不可能被治愈的,只能通过如框架镜、角膜接触镜,激光手术,ICL晶体植入等光学方式去矫正。有些机构通过视觉训练或缓解疲劳的方法只是提高了孩子裸眼视力,本质上并没有降低近视度数。因此,凡是宣称可以治愈近视或降低近视度数的方法都是不靠谱的。
误区二:散瞳眼药水对眼睛有伤害?
青少年儿童眼睛的睫状肌拥有强大的调节功能,其在紧张状态下会导致晶状体变形,影响屈光度检测的准确性。因此,要想获得准确的屈光度数,就需要用散瞳药物放松睫状肌。很多家长一听到要给孩子点眼药都会担忧,怕药物会有副作用。其实散瞳药还是很安全的,散瞳后瞳孔散大、畏光、视近困难,这些症状都是正常的药物反应,只要在散瞳后避光,减少近距离用眼,通常6-8小时药效消失后眼睛即可恢复正常状态。
误区三:越戴眼镜,近视加深越快?
很多人认为,“孩子近视度数不高,不用戴眼镜。一但戴上就会加深近视度数。”其实,这完全是对眼镜的误解。青少年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期,眼轴也在增长,近视度数自然会增加。近视发生后,如果不戴眼镜,模糊的视网膜成像会使近视度数发展更快。所以,近视度数加深并不是佩戴眼镜造成的,反而,不戴眼镜会加重眼睛的负担,进一步促进近视度数增长。
误区四:眼镜度数欠矫,近视增长更慢?
有些人配镜时要求眼镜度数配的低些,认为这样近视度数就会长的慢,这个低配度数在临床上就称之为欠矫。青少年儿童处于视觉发育期,配戴欠矫的眼镜,矫正视力低于正常,不仅视物模糊,引发视疲劳,而且阻碍视觉的健康发育,更容易造成近视度数的加深。所以,对于视觉发育期的青少年儿童,建议配镜时尽可能足矫。
误区五:眼镜戴久了,眼睛会变形?
随着近视度数的加深,眼轴也会增长。高度近视的人,眼轴通常比正常人长很多,看起来眼球较为突出。另外,凹透镜用来矫正近视,透过镜片看眼睛是缩小的,去掉眼镜后通过对比就会感觉眼睛较突出。由此可见,佩戴眼镜并不会造成眼睛的变形。
误区六:眼镜没坏就可以一直戴?
随着我们使用眼镜的时间增加,镜片会泛黄老化,表面会产生划痕,影响镜片的透光率,清晰度下降,从而用眼时产生视疲劳。同时,随着青少年儿童的生长发育,瞳距和屈光度数也会发生变化,这些都会影响矫正效果,加快近视发展。因此,建议12岁以下青少年儿童每半年验光1次,12~18岁每年验光1次,根据验光结果、眼镜状况决定是否换镜。
误区七:激光手术可以根治近视?
有些家长认为近视不是什么严重的眼病,成年以后通过激光手术就可以治愈。其实,根据目前的研究证明,近视并不能根治。激光手术的魅力在于其可实现近视患者不配戴框架的愿望,但它并不能改变近视患者的眼底,诸如黄斑病变、视网膜脱离、进行性视网膜脉络膜萎缩等高度近视眼底病变的风险没有降低,所以,近视防控要从学龄前抓起,不能坐等孩子长大后再行激光手术治疗。
误区八:角膜塑形镜不能戴,会伤眼睛?
目前大量的研究证明,角膜塑形镜是控制近视发展的有效手段之一,佩戴者不仅白天不戴镜时可以拥有清晰的视力,而且还可以控制眼轴的增长。角膜塑形镜属于三类医疗器械,如果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验配、遵医嘱规范操作、定期随访、复查,风险是完全可控的。
以上的近视防控知识点,您都get到了么?希望大家在近视防控的这条道路上都成为“智慧型”家长!(供稿: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 程洋)
责任编辑:子怡
上一篇:“传承匠心·非遗手作” 2022年非遗园文化月11月正式启动...
下一篇:没有了